2024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让隐性主旨不“隐形”进入阅读模式
例题
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公考资料网解析】C。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分段的行文结构。文段属于提出问题(流动人口未真正融入城市)+论述危害(加剧社会分化,激发社会矛盾,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结构,正确答案通常与解决问题(让流动人口未真正融入城市)有关。
文段首先提出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一现状,然后从制度隔离导致的新的二元结构、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的矛盾、流动人口与家庭成员分离三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说明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一现状对社会安定的不良影响。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只有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C项与之相符。文段说的是制度的隔离强化了流动人口不能融入城市的因素,A项的“不可能”表述错误。题意为制度的隔离加剧了社会分化,从而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并不是流动人口的进入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排除B。D项的“关键”不能由文段得出。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