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目中“隐藏”的主旨怎么找出来进入阅读模式
例题1
空气、水、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然而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雾霾来了我们能看到,河水变臭我们能闻到,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种出来的,含有什么不该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如果今年这片地里种出的庄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带毒,若想恢复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土壤污染与其他生态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众应重视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识
C.土壤污染危害的发现为何具有滞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应舍得投入时间和财力
【公考资料网解析】答案B。文段先提出公众对土壤污染不够重视,防治意识很弱的问题,然后介绍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土壤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文段属于“问题+危害”,主旨重在呼吁公众重视土壤污染问题,提高防治意识。A项在说土地污染和其他污染的区别,非文段重点,排除。B项就是强调要重视污染问题,提高防治意识,属于合理对策,当选。C项在说土壤污染危害发现滞后的原因,非重点,排除。D项在强调土壤污染治理要投入时间和财力。文段并没有说是时间和财力投入不够导致的问题,所以对策不合理,排除。故本题选B。
例题2
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公考资料网解析】答案A。文段开始强调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后文指出当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比例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所以文段写作思路为“重要性+缺陷分析”,需要选出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A项指出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为合理对策,当选。B项指出全社会应该关注,文段并没有说是社会不关注导致了问题,属于过度推断,排除。C、D两项单纯地说问题而非解决对策,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