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杀人事件:他还是个孩子,千万别放过他
大家好~这里是“小锐”
关注我,看每日最新鲜、最精彩、最有意义的热点锐评,
仔细阅读还能发现一些可以摘抄的好词好句噢~
01
2020年4月14日,安徽一村民报警称自己10岁的女儿杨某婷疑似走失。警方迅速展开排查和搜索,怀疑女孩已经被害。
4月17日晚,警方将嫌疑人杨某某捉拿归案,他对杀害杨某婷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而他,只有13岁。他还是受害女孩的亲堂哥。
据悉,杨某婷是由父亲抚养长大的,腼腆老实。案发当天父亲外出做工,奶奶上山采茶,她一个人在家里上网课。谁知竟被堂兄杀害后抛尸在灌木丛中。
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事件不断发生,犯罪年龄小,性质却恶劣——
2019年10月,大连13岁男孩企图性侵10岁女孩,用尖刀杀害女孩后抛尸小区灌木丛;
2018年9月23日,陕西神木市6名未成年人强迫初中女生卖淫,轮流用皮带、拳脚、砖头对其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殴打,残忍将她杀害、掩埋;
2017年12月16日,江苏常州15岁的少年在小区内强奸一名7岁女童并将其从25楼推下摔死;
2015年,湖南三个13岁的小孩为了“搞点钱花花”,把52岁的值班老师捂死;
2012年4月13日,湖南衡阳市一名12岁男孩因抵触姑妈的管教,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又将刚回家的姑妈杀害,清理现场后逃离。
手段之残忍,心思之缜密,让人看了汗毛直竖,但是这些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大连那个男孩,收容教养;捂死老师那三个孩子,被送到工读学校教育;摔死婴儿那个,最后被判定不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不仅没有被判刑、坐牢,反而可以换一个地方继续自己的人生,对他们来说,犯罪成本基本是0。
每次发生这样的案件,总有人说:
“他们只是个孩子啊”
“他们只是一时冲动才会犯错”
“他们还有大好的人生,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们真的可以无条件纵容他们的残忍行径吗?
绝对不行。
02
为什么?
首先,那些犯罪的孩子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邪恶和可怕。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兽。
大连杀害10岁女童的13岁男孩,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法的吗?他杀人是一时冲动吗?不是。
他一个人完成抛尸,一个人处理现场,回到家一个人清理血迹,甚至当警察上门调查的时候能沉着应对。他知道自己虚岁14。
还有福建一男孩,向女同学示爱被拒绝后将女同学杀害并奸尸、碎尸,被抓时他很镇定:你们不能判我死刑,我还未成年。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孩子”,他们在犯罪的时候很多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预谋。
他们知道如何用孩子的身份博取同情心,知道去钻法律的空子,甚至比大人还要清楚。
原本是用来保护孩子的法律,却变成了他们犯罪的“保护伞”。
可是,如果我们轻易原谅这些恶魔,他们会知道教训,重新做人吗?
很遗憾,有很多未成年罪犯看到法律可以轻易饶恕,于是就变本加厉。
2004年,黑龙江13岁男孩强暴了同村的未成年少女,因为男孩未成年,仅需要支付9021元就被无罪释放。后来这个男孩被释放后,心存不满,潜入受害者家里对其母亲连捅19刀,致其当场身亡。
广西的韦某14岁时掐死了一名男孩,因为未成年免于处罚。在他15岁的时候,持刀伤害一名女生,被判6年。刚刚减刑出狱后,他又奸杀了一名11岁的女童。
我们对某些未成年罪犯的宽容,可能成了纵容。
03
如何让这些孩子产生敬畏心理,让他们有同理心而不去伤害别人?
唯有让他们知道自己将要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唯有让他们遭遇到法律的严惩或自己也品尝一下被迫害的滋味,他们才有可能投鼠忌器,及时收手。
美国有一档节目,专门负责改造问题少年。这些孩子年纪轻轻,但早已前科累累,纵火、打架、混黑帮、吸毒……
家人头疼得不得了,为了调教这些熊孩子,节目组将他们送到了真正的监狱里面,让他们体验真实的监狱生活。
进去之前,有个孩子自信满满:等着瞧吧,进去之后我会把那些黑帮成员打得落花流水。可惜一进监狱,他就崩溃了。
那个说要揍趴黑帮的孩子,见到了真正的黑帮:满身纹身,五大三粗,眼神凶恶,非常害怕,他乖乖听这些黑帮的安排去洗内裤,用牙剥橘子。
后来这群孩子从监狱里面出去之后,都有很大的改变。
那个要当黑帮的孩子,出去之后再也不提要当黑帮,加入了学校的乐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另外的孩子的行为和习惯,都有很大的改观。
只有真实的监狱,只有法律的严惩,只有让他们真正尝到厉害,他们才会去反思,才会去改变,这些东西比无关痛痒的感化或毫无意义的规劝更加有用。
目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草案正在审议之中,人民日报也说到:未成年人犯罪应受足够审思。
不轻易原谅未成年人犯罪者,反而是在拯救他们的人生。
我们再也不想看到,有更多的人被未成年人罪犯肆无忌惮地伤害;
也不想再看到,因为不会受罚,所以让那些年龄尚小的孩子,变本加厉地作恶;
更不愿看到,因为他们的作恶对社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的后果。
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可是被他们伤害的千千万万个也是孩子。
转载自:健康时报
原本是用来保护孩子的法律,却变成了他们犯罪的“保护伞”…对于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你怎么看?
公考资料网专注分享公务员事业单位资料学习的网站本文地址https://mex0.com/?p=1138,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下分享